翟鎮煤礦針對制約企業現場生產關鍵問題,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科技公關,通過深入推進“智慧”工程建設,達到降強度、提效率、增效益的目的。
“以往人工安裝托輥最是‘累人’,一天忙下來腰都直不起來!可自從有了‘托輥雙端自動壓裝機’,只需要打開電源開關動動手指操作就能進行安裝了,效率是人工安裝的4-5倍,將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腰桿子也直起來了!”該礦吉泰機電裝備項目部從事托輥安裝5年的老師傅范兆忠在“嘗鮮”使用后給出了“五星”好評。
托輥是礦井皮帶運輸中重要的部件,隨著礦井生產線不斷延伸,井下托輥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人工組裝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生產需求,并且人工組裝過程中經常出現組裝不到位,調整費時費力,生產效率較低,組裝質量無法保證,不能滿足礦井的生產需求,并且人工成本高,無法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等問題。如何在相同的時間內把效率和質量提升至最高,一直以來都是該礦進行攻關的首要課題。針對這一問題,該礦吉泰機電裝備項目部職工集思廣益,僅僅1個月,一套托輥雙端自動壓裝機裝置便在翟鎮煤礦托輥車間調試成功并投入使用。
“以前都是用手錘對軸承、密封逐個進行敲擊安裝,安裝完一側再安裝另外一側,無法對托輥兩側同時進行安裝,效率特別低?,F在只需將待裝托輥及配件放置到自動壓裝機上按一下按鈕兩側的軸承和密封就可以同時進行安裝了,不僅輕快還一步到位?!痹摰V吉泰機電裝備項目部亓炳介紹道。
科技驅動發展,創新引領未來。該礦秉持“實際、實用、實效”為導向,致力“變難點為課題、以課題解難題”,聚焦影響現場生產的實際問題、關鍵環節,集智聚力破瓶頸、解難題、謀提升,統籌謀劃“四化”建設系列工作,率先試點運行多個“智慧”工程。今年以來,該礦自主研發紅外自動化噴霧系統,實現定時噴霧、粉塵超限噴霧、人到停止噴霧、與設備聯動噴霧等功能,全面提升綜合防塵技術水平;充分運用“110工法”沿空留巷開采技術,從提高設備使用率、嚴格施工標準等方面入手,提升礦井單產單進水平和煤炭資源回收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大力開展萬兆工業以太網+WIFI全覆蓋的立體化通訊網絡建設工作,不斷提高生產系統智能化水平;建成礦區智能裝車系統,實現運煤車輛網絡預約、入場自動審批、自動裝車的智能化控制,將地銷裝車時間由4分鐘縮減到2分鐘內;持續加強遠程集控系統升級,將煤炭洗選和污水處理并入集控序列,實現地面與井下所有輔助生產系統的智能化控制。
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大幅提高井上下現場施工效率,有效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推動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落地,今年以來,共征集年度創新項目228項,其中技術創新87項,管理創新85項,小改小革項目56項。同時,該礦加強基層創新,強化作業現場技術攻關,鼓勵廣大職工以解決井上下現場實際問題為導向,立足工作崗位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崗位創新,在瓦斯治理、災害防治等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降低職工勞動強度。
“我們致力培養一批善于創新、敢于攻堅、能打硬仗的技術能手和尖兵,通過搭平臺、建機制、樹典型等載體,教育引導全體職工深入開展創新活動,重點針對生產中遇到的瓶頸和短板進行技術攻關,切實解決現場實際問題,不斷推動煤礦的高質量發展?!痹摰V總工程師鄭永勝說道。